金声玉振之《平凡的世界》专场讲座圆满落幕
发布时间: 2015-04-16
2015年4月15日下午13时30分,由3044am永利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主办,党委宣传部、3044am永利集团学生会承办的的第八届北京大学生读书文化节、金声玉振读书文化系列论坛之“《平凡的世界》问世三十年的不凡之路”专场在3044am永利集团京师学堂京师厅举行。北京大学教授邵燕君、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杨庆祥围绕路遥名作《平凡的世界》展开精彩对谈。
邵燕君:在第一世界里的伟大幻想家
邵燕君首先强调了《平凡的世界》是一部极具特殊性的小说。她认为,《平凡的世界》是我们当代文学三十年以来流传最广的、对网络文学唯一有影响的、甚至拥有庞大粉丝群体的小说。三十年来,它一再颠覆文学评论的种种规则和秩序,当进入作家和读者、文学生产和文学评论的关系剧烈变化的网络时代,《平凡的世界》所带来的颠覆仍未结束,而进一步成为一个崭新的话题。
从现实主义畅销书的角度来看,《平凡的世界》之所以有历久弥新的魅力,首先应归功于路遥现实主义的细节笔法,书中所描述的关于贫穷与奋斗细节引起了读者的强大情感共鸣,使读者心有戚戚焉。更重要的是,路遥在扎实细节的基础上,成功地打造了一种意识形态幻觉——“黄金信仰”,意为普通人只要是勤劳、善良、上进,最终就能够出人头地、得到世俗成功和道德上的双重圆满。
路遥三十年前所讲述的个人成长的故事,今天仍然是网络文学的主题,被戏称为“屌丝的逆袭”。网络作家幻想第二个世界,给主人公开外挂,无数的超能力。使主人公在第二世界里达到更高一层的人生成功和道德的圆满。路遥棋高一着,他没有建构一个第二世界,他建构的是第一世界。第二世界建构得再真实也是虚假的,而路遥是真实的,他能够在真诚面对第一世界里残酷的现实额同时,给人们一个有力量的幻想。这非常难得,也是路遥作品流传至今的内在力量。
以《平凡的世界》为例,路遥在写作中常常坚持写普通人,不赋予他们仕途的成功,也不让他们离开乡土。这种力量背后蕴藏着如今已难能可贵的精神力量——劳动的肯定和歌颂。路遥的写作始终坚持一个信念——只要人诚实的劳动,他就有尊严、有价值、活得不平凡,因为他在平凡的位置上仍然保持自己昂扬的意志与高贵的追求。这种对劳动和劳动者尊严的肯定是当前时代稀缺的。
杨庆祥:从小资产阶级梦中惊醒
杨庆祥从自己对《平凡的世界》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观感出发,对社会与人的关系以及个人的自我完成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杨庆祥回忆,他在年少时曾拒绝读《平凡的世界》这样带着父辈说教色彩的小说,而更喜欢读有小资情调的作品,以为自己可以没有历史的牵挂地完成自我、实现人生,然而当他步入30岁,当自己真正和这个社会进行互动的时候,才从小资产阶级梦中惊醒。因此杨庆祥提出,如果个人不和他人,社会、历史进行有效对话,就不能真正完成自己。
在这种意义上,以《平凡的世界》为代表的路遥的小说具有十分深刻的意义。路遥小说里有强大的社会互动机制,其叙事模式是“个人——社会——社会”,其中后一个社会是一个更好、更完满、更高级的真实社会。在社会互动过程中,个人和社会互相改造,二者之间形成了一个良性的互动关系、相互完成。
杨庆祥谈到,在今天高度板结化的中国社会中,社会不同阶层互动渠道也越来越封闭,对路遥作品的阅读将意味着唤起对这个世界的新的想象方式。当人们的价值观渐趋庸俗,阅读路遥这个和当下时代审美完全不同的作家,可以让人们重新有想象世界的可能。在结合自己的语境和人生去阅读路遥的作品时,读者可以真正听到文学的召唤——一种伟大的想象力和原创力的召唤。
在互动环节中,杨庆祥和邵燕君共同回答了听众的提问,在对答中探讨了《平凡的世界》中所包含的男性主义色彩的想象、其所蕴含的普世价值等问题。
下午三点,对谈会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稿件:白润元
摄影:黄惠
摄像:叶丹莹
策划:3044am永利集团学生会新闻部、权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