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利慧:我想写一部怎样的神话学教科书
发布时间: 2011-03-15
杨利慧《我想写一部怎样的神话学教科书》,《长江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14-16页。 2010年初夏,孙正国博士与我联系,说想在所主持的《长江大学学报》“神话学专栏”中特设一期,邀请一些同道,共同讨论拙著《神话与神话学》。我当然很高兴能有机会集中聆听同行们的批评和建议。从迄今拜读到的同行们(包括学者和研究生)的评论中,我的确受益匪浅:许多意见都非常中肯,一针见血,将来若有机会再版此书,这些意见都将成为修订的重要内容。在这里,我想简单谈谈自己写作过程中的一些考虑和追求,也许对读者和评论者理解此书有所帮助。 如同“后记”中所说,此书不仅是我从事神话研究20年来的学习和探索的结果,也是10多年教授“神话学”课程的一个总结。我自1996年开始在3044am永利集团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神话学。在教学我中发现,尽管学生们对神话及神话学有着广泛的兴趣,可是在国内外,相关的课程开设很少,可以参考的教材也十分有限。[1]有鉴于此,我一边阅读、思考并选择相关的理论著述与文本资料,一边编写讲义,同时不断在研究和教学实践中改进讲义的内容和形式,终于有了如今这部教材。 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我常常由衷地感慨:写一部教材比写一部专著困难得多!专著讲究独创,作者可以尽情抒发一己之见;而教材更讲究融会贯通,是从作者的视角,去引导读者游览领略更广袤的学术世界。专著的作者仿佛在演独角戏,他人的帮衬只是点缀,整场演出,唱念做打,几乎都是自己一个人来,彰显的是个人的功力。而教科书的作者,却要兼任集体演出的导演、主持和演员等各种角色,他既要在舞台上展示自己个人的功力和特长,但更重要的是,还须用自己的眼光,细致审慎地选择合适的主题、曲目、角色和恰当的表现形式,在整场演出中,谁该上台演出、演出什么、在什么合适的时节出场,都需要通盘考虑。在演出过程中,他还必须用恰如其分的线索,把分散而彼此独立的节目连接贯穿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整场演出虽然有赖于各个出场演员的表现,但更体现出导演和主持的品味和眼光。 从这个意义上说,《神话与神话学》所呈现的,是经由我的立场和视角,经过较长期的认真思考和精心选择而建构起来的神话和神话学世界。 具体地说,首先,此书力图深入浅出地介绍构成“神话学”这一学科基石的那些基本概念、范畴和问题,正是它们,将“神话学”与其他学科相对分别开来并确立自己的边界。对于这一部分,我认为神话学史专家罗伯特•西格尔(Robert Segal)的看法尤其有启示——他认为尽管对神话的研究跨越了诸多学科,但是,对三大问题的关注和解答将这些研究有机地联结了起来,从而构成了“神话学”(mythology)这一研究领域,那就是:神话的起源(origin)、功能(function)以及主旨(subject matter)。[2] 第二、此书力图尽可能展示丰富广袤的神话世界,进而引导读者认识和把握研究这些神话的一些重要视角与方法。对于前者,笔者赞成大林太良的做法,认为按照一定的内在逻辑例举那些著名的类型与母题也许是最便捷有效的办法。那些常被学界征引、广泛流传并具有一定可读性的神话文本,是本书青睐的首选例证。对于后者,2000多年来的神话学史显然众说林立,各有所长,而我选择的是那些具有重要和深远影响的研究理论和方法,而且,我的抉择视角不完全是神话学的,还深受民俗学的影响,这在该书对于功能学派、历史-地理学派以及表演理论的偏重上体现尤为明显。另外,在介绍过程中,我也很力图理论联系实际,注意通过富有代表性的经典个案,尽可能明晰地展示各派理论的阐释特点和长短得失。 第三、力图彰显中国神话的特色与中国神话学者的成就。几年前,我与安德明博士合作撰写《中国神话手册》(Handbook of Chinese Mythology)一书时,阅读到一些西方学者对中国神话的介绍和评论,其中存在的不少偏见和误解对我有很大震撼,[3]因此,努力反映“中国人和中国神话学者眼中的中国神话”成为《中国神话手册》和《神话与神话学》的主旨之一。本书的“中编”,即从上一编的世界性类型与母题巡览,转而聚焦于“中国”这一特定社会文化语境中的神话:不仅介绍汉语记录的古代典籍神话,还凸显当代流传的现代口承神话;不仅介绍汉族神话,还展示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神话传统。中国神话学者在一个世纪以来、尤其是近30年间取得的成就,例如“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工程、有关“神话的历史化”和“历史的神话化”的争论、对少数民族神话传统的调查等,均在此得到突出展现,并构成了这一编的基础。 第四、力图融入自己多年来研究神话学的心得和认识。书中对神话的分类、文本的选择以及神话学史的梳理等等,都是在多年学习和探索的基础上积累的结果,特别是有关神话“神圣性”的质疑、现代口承神话的传承与变迁、大众传媒和文化旅游对神话资源的利用和重建、表演理论对神话研究的启示等,更是自己研究心得的直接融入——对于这一点,陈岗龙教授已经敏锐地指出了。不过,借用前面的比喻来说,如何将自己个人的功力和特长成功地融入整场演出并使之贯串连接成为一个和谐有机的整体,尽管我也花了不少心思,但效果如何,尚待读者和方家评正。 如同我在书中和后记里明确提及的,本书受到大林太良先生《神话学入门》一书很大的影响。该著虽然是一本小册子,然而结构严整,分类富于逻辑;论述精辟,文字富含韵味,深为我所喜爱,拙著上编对于神话的分类便采纳了他的体系,而且我至今仍以为这是最严谨可取的分类之一。不过,今天看来,大林此书也有很大局限:第一、此书初版于1960年代,其中的一些观点已无法反映国际神话学领域近半个世纪以来取得的新成就(如同山田仁史先生正确指出的:大林先生的学问深受20世纪50年代德国民族学的影响);第二、作为一般性的神话学入门书,其中对中国神话和中国神话学者的成果缺乏充分关注;第三、限于篇幅(全书只有132页,小32开),许多地方过于简约,尤其是在论及神话学发展历程时,由于缺乏充分的理论阐述与个案例举,常令人难明究竟。有鉴于此,本书力图在吸取大林先生(以及其他诸多前辈先贤)已经取得的辉煌成就的基础上,对上述诸方面有所补充和推进。 拙著“后记”中说的话,的确是我的心声:这部书只是迄今我从事神话研究和教学工作的一个总结,它从成形、改进到完成的过程,也是我自己从一个“描红格”的初学者到初步形成了自己观点和风格的神话研究者的成长历程;同时,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也是目前中国神话学整体建设成就的一个缩影。通过这本书,我只希望能够打开一条通道,沿着这条通道,有心的读者会进入到一个丰富、广袤而神奇的神话世界。 再次感谢孙正国兄慷慨提供了这样宝贵的学习机会,感谢所有费心阅读拙著并提出许多中肯意见的国内外同行们!年关将近,人人事务缠身,而我一次次地催稿,心中满是愧疚,觉得自己好比旧电影里那个催租逼债的万恶地主黄世仁。再次诚恳谢罪,顺祝各位同道友人兔年身体健康、事业精进、吉祥如意! [1] 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早期的神话研究者已经在神话学的普及和研究方面做过不少努力,出版了黄石的《神话研究》(1927年)、谢六逸编译的《神话学ABC》(1928年)、林惠祥的《神话论》(1934年)等等,但是这些著作大都属于译介性质,观点今天看来显然有许多需要进一步讨论和完善的地方。解放后,虽然个别大学开有神话学课程,但正式出版的教材极少,笔者所见,似乎大陆迄今仅有王增永《神话学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黄泽《神话学引论》(海南出版社 2008)等。国外“神话学概论”性质的教材和专著稍多,比如日本著名学者大林太良的《神话学入门》(林相泰、贾福水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高木敏雄的《比较神话学》和西村真次的《神话学概论》,英国学者Lewis Spence著的An Introduction to Mythology,美国学者戴维·利明(David Leeming)和埃德温·贝尔德(Edwin Belda)著的《神话学》(李培茱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等。其中最常为国内同人称引的,是大林太良的《神话学入门》。此书言简意赅,简明扼要地介绍了神话学的研究历程、神话的含义、分类以及神话与社会的关系等,不过其中也存在很大局限(见正文)。2000—2001年,我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民俗学与民族音乐学系访学时,曾经旁听过该校古典学系与民俗学系分别开设的神话学课程,授课的William Hansen和Gregory Schrempp教授都是美国有一定影响的神话学者,他们的课程都没有教材,而且阅读资料中有关中国神话的书目几乎阙如。 [2] Robert Segal, Myth: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 [3] 例如在介绍中国神话时,往往忽视中国学者的观点和工作;主要关注古代典籍神话而几乎不关注现代口承神话;往往论及汉语记录的神话,而很少展现少数民族神话;通常用西方的价值标准和文化传统来衡量中国神话而较少考虑中国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对原文和文化的理解出现偏差,例如将“共工”生硬地翻译为“Common Work”等。参见Lihui Yang, Deming An, with Jessica Anderson Turner, Handbook of Chinese Mythology (Santa Barbara, Denver and Oxford: ABC-CLIO, 2005. Reprint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x-xi.